中心教师赴山东大学参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骨干研修班学习 返回

  • 2015-03-30
  • 00:00

      作者:陈圆

       2015年3月28日,山东大学第四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骨干研修班在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此次研修班主要针对山东大学校内教师,以及全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师资培训工作人员和教学咨询人员等展开。
       此次研修班的主讲嘉宾包括来自加拿大皇后大学的教学中心的Klodiana Kolomitro博士和台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李纹霞博士,以及会议主办方——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的李赛强教授。她们通过讲座和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精彩、收获良多的教学内容。
       Klodiana Kolomitro博士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定义为“教育发展者”。她从教育发展者自身角度,强调了学习理论在反思当前学习路径与促进开发学习新路径等方面的重要性。她详细解释了五种学习理论模型,指出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学习理论的认知和应用存在隐形和显性使用并存的局面,二者各有利弊,教师应学会区分并正确使用。她还就影响使用学习理论的主要障碍因素和促进学习理论应用的基本策略进行了阐释。在关于学业评价的工作坊中,K. K.博士首先强调了学业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学业评价区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类,并就如何给予学生及时、有效、有价值的反馈给出了实用的措施建议。在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工作坊中,K. K.博士首先区别了批判性思维不同于普通思维的特质,通过课堂互动与学员们共同讨论了影响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的主要障碍,并从教师应当如何提问等环节提出了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对策。
       李纹霞博士就小组学习和互动教学技巧运用两个方面与学员们进行了研讨。在关于小组学习的工作坊中,李博士深入解析了小组团队形成的五个阶段及其重要特征,并对促进小组学习成效的教学策略、增进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带领方法等给出了具体而实用的建议。在关于互动教学技巧运用的工作坊中,李博士首先赋予了有效教学三重涵义,并就有效教学的原则和结构展开研讨,最后对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可以借鉴的技巧做了非常生动的示范。
李赛强教授关注了大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问题。她从学生和教师的不同视角探讨了各自关于大班教学的担忧,并从促进和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环境设计、改变评量方式和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四个方面,与学员们共同研讨了促进大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技巧。
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学习中,学员们普通感到受益匪浅,也为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不懈、乐于奉献、乐于分享的精神所感动。此类培训有助于促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