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重庆大学将助教视作教育教学生力军,高度重视其培训、培养和管理工作。2025年9月7日下午,重庆大学2025年秋季学期助教线下培训在B区科学会堂举行。1149名助教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上培训后进入本次线下培训环节。研究生院副院长向朝参、教务处副处长李鹏程出席本次活动。

在本次助教培训的开场致辞中,李鹏程对助教制度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此制度是我校夯实本科教育基础、助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助教工作不仅有效分担了教师教学的负担,缓解了师资紧张的情况,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李鹏程将助教职责概括为“四个助”: 助教师、助学生、助自己和助育人,并鼓励全体助教以积极投入和实际行动,为重庆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向朝参宣读了《关于授予李静等十人“重庆大学十佳助教”荣誉称号的表彰决定》,并与李鹏程一道为荣获“2025学年春季学期重庆大学十佳助教”的助教现场颁发荣誉证书。

随后,三位“十佳助教”代表——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陈林、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陶永强和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顺顺分别登台分享了他们宝贵的工作体会。助教工作做对是科学,做好是艺术,助教应当立足专业、共解知识之惑,以真诚之心、共情学子之忧,并在教学相长中与师生共同成长,他们表示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助教培训还特邀三位老师带来专题报告。中心培训部的陈圆老师从促进学习、技术支持等五个维度,对比分析了普通助教与优秀助教的差异,鼓励助教培养勤勉专业、敢于尝试和善于沟通等素养,并强调应明确工作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喧宾夺主、不触碰红线、不泄露机密或隐私。教务处黄家华老师系统解读了学校助教工作的目标与定位,指出助教应发挥辅助教学、支持学生和协同育人的作用,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成长。她还详细介绍了助教岗位的申请、聘用、考核与津贴管理制度,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加强跨院交流、优化工作日志管理等。计算机学院的何静媛老师介绍了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基本特点与教学应用,通过教学开场白设计、英文摘要润色及Linux编程等实例,演示如何有效运用提示词技巧和AIGC工具辅助学情分析、构建答疑机器人,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教学效率、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



重庆大学从2017年开始系统的助教培训工作,搭建起线上课程与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建成SPOC培训课程并出版了配套书籍《如何成为一名卓越助教》,每学期为重庆大学本科教学体系输送合格助教1000余名。